所属系列:属于 ST3PA 系列时间继电器。
工作电压:该系列时间继电器有多种电压可选,包括 AC 220V、AC 110V、DC 24V、AC 380V 等,ST3P A-A 常见的工作电压为 AC 220V。
延时类型:为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,即当继电器接通电源后,需要经过设定的时间,其触点才会动作。
所属系列:属于 ST3PA 系列时间继电器。
工作电压:该系列时间继电器有多种电压可选,包括 AC 220V、AC 110V、DC 24V、AC 380V 等,ST3P A-A 常见的工作电压为 AC 220V。
延时类型:为通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,即当继电器接通电源后,需要经过设定的时间,其触点才会动作。
延时时间:ST3P A-A 的延时时间有多种规格,如 0.5s、5s、30s、3min 等。
触点类型:通常为双刀双掷(DPDT)触点,能够控制两条独立的电路。
触点容量:一般情况下,其触点的接通电流可达 3A,分断电流为 0.3A;也有规格为 3A@250VAC、5A@28VDC。
安装方式:可采用导轨安装或底板安装,通常配有底座插座,方便安装和接线。
应用领域: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,如电机的启动控制、顺序控制、定时控制等,也可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,实现延时功能,以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
取下设定旋钮。
卸下刻度板。
参照铭牌上的延时范围示意图拨动转换开关,选择所需的延时档。不同的延时档对应不同的延时范围,例如 B 档为 0.1-1s/10s/600s/6min,C 档为 0.5-5s/50s/5min/30min 等。
按原样装上刻度板与设定旋钮,确保转换开关位置与刻度板上开关位置标记相一致
这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,主要表现为延时时间不准确、无延时动作或延时过长 / 过短。
故障原因:
机械结构磨损:内部延时机构(如气囊、齿轮组)因老化、灰尘堆积或润滑不足导致卡滞,影响延时精度。例如,气囊式继电器的气囊漏气会导致延时时间缩短,甚至无法延时。
电子元件损坏:对于电子式 ST3P A-A,电容、电阻等元件老化或击穿会改变延时电路的充放电速度,导致时间不准。
环境影响:温度过高(超过额定工作温度,通常为 - 10℃~+55℃)会加速元件老化;湿度较大时,内部电路可能受潮短路,影响延时逻辑。

触点是继电器控制外部电路的核心部件,故障主要表现为触点无法吸合、接触不良或粘连。
故障原因:
触点氧化或烧蚀:长期通过大电流(超过额定触点容量,如 3A@250VAC)会导致触点表面氧化、产生电弧烧蚀,形成凹凸不平,造成接触不良。
触点粘连:瞬间过大的电流(如负载短路)会使触点熔化后粘连,导致继电器无法断开,外部电路持续通电。
弹簧失效:控制触点动作的弹簧因疲劳或锈蚀失去弹性,导致触点无法可靠吸合或复位。
线圈是继电器的驱动部件,故障会导致继电器完全无法工作。
故障原因:
线圈烧毁:电源电压过高(如误接 380VAC 到 220VAC 线圈)、线圈绝缘层老化破损,或长期过载运行,会导致线圈绕组短路、烧毁,表现为通电后无任何动作,且可能伴随焦糊味。
线圈断线:振动、冲击或安装不当可能导致线圈引线断裂,此时通电后线圈无电流,继电器不动作。
初步检测:通电后观察指示灯(如有)是否亮,手动触发触点(断电状态下)检查是否能正常吸合 / 断开,判断线圈或触点是否基本正常。
延时测试:用秒表对比实际延时时间与设定值,若偏差超过 ±10%(不同型号精度不同),可能为机械或电子元件故障。
触点检查:断电后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触点通断,若常态下应断开的触点电阻为 0(粘连),或应闭合的触点电阻过大(接触不良),则需更换触点或继电器。
线圈检测:用万用表测量线圈电阻,若电阻为 0(短路)或无穷大(断路),说明线圈损坏,需更换
ST3P A-A
KVGC20201N21GEB
1301 2402550 B2224
KM6350-CU-NPT04A
33671 COMPACT NS NS630B TO NS3200
33673 COMPACT NS NS630B TO NS3200
33661 SHT/CLOSING COIL MX/XF
33664 SHR/CLOSING COIL MX/XF
019189 ZCY16
U201SCN02A
